專題故事

港人在台獲最高科學殊榮

郭沛恩博士向求學青年分享成功關鍵

    「直到我走進新聞發布會,看見坐滿了一室的記者時,我才意識到這是一件大事。」身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員的郭沛恩博士,在今年七月獲得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的認可後說。

中央研究院院士為台灣學術和科學界的最高榮譽。郭博士是今年唯一獲此殊榮的外國人,也是僅有獲此殊榮的三位香港人之一。

擁有來自芝加哥大學的醫學和博士學位,並在生物醫學科學領域擁有如此顯著的專業成就,郭博士是怎樣向其他人,尤其是可能會質疑神的存在以及屬靈事物科學家,解釋他的宗教信仰呢?

「他們只是被錯誤的神所教導罷了。我所認識並相信的神是有道理的。科學家都做實驗 – 我測試了我的信心。信心使一切都符合邏輯,並是我為自己發現真理的一個方法。」郭博士道。

郭博士一邊在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UCSF)擔任教授,一邊擔任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在台北的研究所,他進行自己的研究,並監督900名專業人員,當中包括50名教授。直到2017年8月,他還是擔任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在三藩市的支聯會會長,帶領多個會眾,共數百名成員。

要同時間肩負多項責任,保持著屬世和屬靈之間的平衡,對郭博士來說,早就習以為常。首先在他19歲的時候,他就到香港去傳道,然後他繼續他的學業,並成家立室,在事業上也有所作為,同時在教會裡擔任不同的職責,包括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當主教

 

「由於在不同的召喚或位置服務過,讓我能持續地獲得靈感和啟示來履行我的職責。這些經驗使信仰變得很真,讓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滿信心,並確信福音是真的。」郭博士解釋說。

當被問及如何處理他在學術和研究界高層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帶來的道德和政治挑戰時,郭博士分享了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哲理。

「我從未想過要競爭。如果我有50個想法而其他人偷了40個,我仍然有10個想法可以研究。這一切都是為了科學的進步,所以越多人追求想法越好。」郭博士說。

他進一步補充道︰「我遇過願意傾囊相授的導師,他們既開明,又給了我很多幫助,讓我獲益良多。我們都是研究界的一員,致力於同一目標。過往,當我盡己所能做到誠實和公平,事情都總能水到渠成。」

雖然郭博士在學術上的表現一直非常優異,但從香港的教育制度過渡到美國的教育制度,適應芝加哥大學的第一年並不容易。

他說:「在香港,學生們對老師很恭敬,對老師教導的東西一概全收,考卷都是測驗他們的理解能力。而美國對學生的期望則是希望他們多思考,以批判性思維去觀看事物,故此著重能力上的測試。」

完成大學一年級後,郭博士便停學到香港傳道,他把後來的學術成就歸功於他在傳道時所獲得的技能和經驗。

「傳道的時候,我有機會運用到美國大學制度所需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技能。我的傳道部會長也教授我如何尋求屬靈的指引,令我一生受用。」他說。

教會在亞洲,甚至各地的求學青年,總是要面對要學業有成的要求和壓力,並同時要尋求靈性上的進步,想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是個大學問,為此郭博士建議他們先尋求靈性上的經驗。

「當他們學會培養和鍛煉信心時,就能成就學業以及一切事情。神幫助我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事。」他說。

郭博士也根據他個人的成功之道給其孩子們提供實際上的建議。

「我鼓勵我的孩子們專注於重要的事情,花時間做他們擅長的事,並尋找讓他們熱衷的事。」他說。

郭博士總把周日留給家庭和教會。他的三個孩子在個人學術和專業上的追求都表現出色,並且了解到信仰的平衡對他們生活的重要性。

「我們的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看到了福音。」郭博士說。

「我們去教會,接受了召喚,並獲得許多靈性上的體驗。 天父祝福我管理生活上不同的事。 祂讓不同的人走進我的生命,幫助我成功。 神在我的研究中祝福了我。」郭博士解釋道。

郭博士在開發和應用遺傳分析的工具,以解釋複雜的遺傳特徵,在這方面的研究他是走在最尖端的。他同樣勤奮地運用信心學習,尋求靈性上的理解。 科學和信仰都是成就他人生不可或缺的事。

風格指南註釋:當報導有關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時,請在文中首次出現時使用教會的全名。如需要更多關於使用教會名稱的資料,請到網站 風格指南.